米兰平台,米兰(中国)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,由含光、未央、高新三个校区组成,占地面积775亩。开办有研究生教育、普通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,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88人,本科生14379人。先后获批省级“文明校园”“平安校园”,陕西省高等学校“智慧校园”示范校。
【历史沿革】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陕西省卫生技术学校,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,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,升格为本科院校,更名为米兰平台,米兰(中国)。2018年确定为陕西省“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”建设单位;2019年晋升为陕西省第一批次招生本科院校;2024年,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。
【教育教学】现有临床医学院、药学院、护理与康复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。设置本科专业20个,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,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。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,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,国家级卓越医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3项,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,省级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”3个,省级特色专业3个,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,省级教改课题39项,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等各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50余项。近年来我校教师参与编写教材197部,其中省级优秀教材8部,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7项。现有临床医学、中药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。
【师资队伍】现有校本部专任教师676人,临床教师359人,外聘教师182人。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357人,占比52.81%;硕士以上学位626人,其中博士学位249人,博、硕士教师占比92.60%。现有兼聘院士1人,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人选1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,陕西省医疗卫生领域顶尖人才1人,省级高层次人才19人次,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科技新星、省级高校“青年杰出人才”等28人,省教学名师、优秀教师11人,全国“五一劳动奖章”“三八红旗手”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,省部级“先进工作者”“师德先进个人”等26人。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,“三秦学者”“三秦英才”创新团队3个,科技创新团队3个,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0个。
【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】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;陕西省重点实验室3个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,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,科普教育基地1个;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,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,陕西省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1个;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,重点实验室8个,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,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,科技创新智库1个,省级临床研究中心与分中心12个,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。
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7项,省部级项目600余项,其他纵向科研项目900余项,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。获省级科学技术奖8项,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29项,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,西安市科技进步奖2项。授权国家各类专利624项,与盘龙药业、迪赛药业、山西广誉远等企业开展多项技术攻关,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30余项。
现有省级优势学科4个,校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,重点扶持学科10个,新兴交叉学科6个。临床医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%。
【医疗工作与临床教学资源】现有直属附属医院6所,总编制床位6200张,教学医院31所。其中附属省人民医院、第一、二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。
附属省人民医院是国家引智引才基地,国家全科医生、住院医师规范化、冠心病介入诊疗等培训基地,紧急医学救援所在单位。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、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、陕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全科重点专业基地、陕西省呼吸病预防及诊治工程研究中心。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光明中心,组建了首个“西北眼免疫联盟”。
【合作交流】与国内外30多所高校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战略协作,积极融入“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”“一带一路语言文化大学联盟”“中俄医科大学联盟”等国际教育组织。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作,2024年成功落地ICC(国际创意学院)项目。
【社会服务】建校以来,学校为党和国家培养医药卫生人才15万余人,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、服务基层、融入基层。我校毕业生80%在陕西就业,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。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,借助医学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,在继续教育学历提升、基层医务人员培训、养老护理技能提升和康养研究等方面不断提升培养培训质量,打造“教、培、学、练、研、赛”一体化培养培训基地,为健康陕西建设贡献“西医”力量。
【发展态势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牢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使命。紧紧围绕学校党代会中长期战略目标,持续推进“一流专业”和“一流学科”建设。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,立足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,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与创新、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,努力建设成为西北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医学院校。
(内容及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2月1日)